今年以来,宁夏农垦集团坚决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紧盯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“六大攻坚战”部署,以科技兴农为主线,高标准打造21个高产示范区,通过集成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技、良机、良制”五良要素,配套水肥一体化,推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,为保障粮食安全、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注入新动能。
一是良田筑基,厚植高产沃土。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,做到新建和改造并重、数量和质量并重、建设和管护并重,筑牢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“底盘”。坚持以公管经营为主体,坚定不移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,发挥土地集中、资源集中、产业集中、管理集中优势,持续推进产业规模化、生产标准化、要素集成化、产品特色化,打造优质粮食、牛奶、葡萄酒、牛羊肉、饲草料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7.4万亩,占总面积的88%;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.7万亩,占总面积的48%。建成优质粮食基地43万亩、优质饲草种植基地28万亩,粮食总产量超过37万吨、饲草总产量超过86万吨,粮食总产量占全区的10%。
二是良种领航,激活增产基因。以宁垦种业为龙头,围绕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,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力量、连湖农场和青铜峡等制种黄金带,加强玉米、水稻、牧草等优良品种选育转化,提升“育繁推引”能力,打破选种育种技术瓶颈,以良种优势推动作物单产跨越提升,形成“宁夏连湖+海南南繁+部分农场”的育种格局,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.5万亩,年生产销售种子1200万公斤,可满足全国500万亩土地的生产需求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余个、使用权20余个,宁夏农垦垦区的良种使用率超过95%。
三是良技增效,创新技术护航。积极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模式推进“百千万单产提升行动”,推动新机械、新装备、新技术集成配套,加快数字智能全程控制,有效提高耕地地力和单位产出率。积极搭建企业产学研用创新平台,充分发挥“绿色循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”“农业农村部葡萄酒酿造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”作用,助力农垦主导产业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。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场指导农垦农业生产工作,确定“以水定产、科技赋能、模式创新”高效节水发展方向。规范作物种植栽培技术,针对不同作物制定技术规程30余项,下发技术指导资料2000余份,以高效栽培技术助力高产稳产。当前共实施科技研发推广项目40个,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。
四是良机赋能,智驱耕作变革。依托农业机械智能化装备,优化农机作业模式,实现高效生产全领域全过程覆盖。垦区现拥有各类农机3034台,利用智能驾驶和北斗导航技术,实现了“标准、统一、精准、节能”的生产目标。携手潍柴在平吉堡农场联合打造了智慧农机应用示范点。联农带农开展“农垦社会化服务+地方”行动,成立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中心,以绿色高产技术集成运用、农业机械化服务为重点,通过整合垦区内外农业机械,开展“滴滴式”共享农机业务。在完成垦区内大面积作业任务的同时,惠及周边零散小农户,服务面积超过50万亩次。构建起服务全面、机制高效、信誉良好的农垦社会化服务体系。
五是良制固本,释放发展动能。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土地回收“刚性11条”政策,坚决做到“应收尽收,应种尽种”,持续扩大公管公营面积,公管土地面积扩至31万亩。大力推行作物品种、农资供应、生产技术、机械作业、农产品销售、饲草加工“六统一”集约化管理模式,“六统一”管理土地面积已达40万亩,为垦区“草奶肉肥一体化”协同发展夯实基础、提供保障。建立“集团+部门+农场+科研”多级负责全面指导的工作机制,组成16个农业生产服务工作组,围绕布局、品种、技术、难题等生产环节,为各农场农业生产细致“把脉”、科学“开方”。各农场采取揭榜挂帅、包片到人、绩效挂钩、严控成本等措施,确保农业生产工作顺利开展。
下一步,宁夏农垦将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主线,持续打好“良种、良田、良法、良机、良制”融合的组合拳,进一步推动农作物综合产能稳步提升,为推动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(办公室)